玩(頑)影像

「一開始之所以接觸影視,就是出於一個玩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實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剪輯
過去的失敗,是如今喜悅的裝飾
塵埃-陳雅莉個人畫展
2015的春天,那是我第一次真的從事剪接作業
沒有經驗,不懂分鏡,對軟體操作不熟悉,鏡頭語言差,不會敘事....
能想到的「新手」狀態我都具備了,但也因為這次的挫敗感
我決定要好好地學習這項技能
於是夏天透過長輩介紹去了廣告公司實習
跟著劇組在片場打滾兩個月,認識到有多少事前準備要執行,
現場是如何進行拍攝作業的,後期又該怎麼去剪輯、處理素材..
2016寶桑影展-臺東最熟悉的一碗麵
再經過時間的打磨
在去年,蔡政良老師的紀錄片課程中,獲得喝采
人情冷暖與食安
從2016年十二月中開始進行訪談
用去三個週末的實拍紀錄,一次補拍,數個徹夜的剪輯作業,在實作能力上已然駕輕就熟,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沒能完整呈現被攝者的辛酸歷程,但由於食安議題的重視程度,這個故事也確實地打動了影展公映會上的觀眾們。
寶桑影展相關報導:
東台有線 goo.gl/7ggyj3
教育廣播 goo.gl/RFTE2j
更生日報 goo.gl/fQ59Z5
台東縣府 goo.gl/ejy88P
2017東大擊破器-打破校園框架
東大擊破器主視覺-由數媒二視覺組同學設計
105學年度下學期,系上課程與學校各處室合作製作原創MV
從影像拍攝到歌曲編製演唱都由大二學生完成
而我呢,因為缺自由學分的關係,也修習了這門選修課程
我們這一組是製作通識中心的MV,承辦的姊姊在一開始討論時就表明他們一直都很想有一些不同的方式來讓學生認識中心,於是在後續要進到課程上拍攝、中心都給了很大的支持與協助。
從四月底確定劇本,五月初開始執行,一直到五月底才完成所有的拍攝作業以及音樂錄製;對我來說,很熟悉拍攝及剪輯作業,一點都不是問題,但要製作音樂卻是十分頭疼,好在有一位學妹高中時是社團咖才免去許多「麻煩」。
2017[東大擊破器]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後製
在某次整理電腦時,偶然發現一個名為Motion(蘋果發行的商用軟體)的程式,仔細回想才想起原來是在購入筆電時店員幫我安裝的軟體;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操作,知道它是用於製作動畫特效的軟體,於是開始了探索特效的旅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 1
第一個嘗試的半成品
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對於一些英文術語和軟體操作都十分生澀,
原本兩個小時的完整教學、我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學練習便花費近六個小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 2
最驚奇的技法
在學習這個技巧之前,我看到pixelfilm studio發行的一個套件
這個套件可以快速地把一張相片轉換成3D的視覺環境
(要建構出3D的環境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這個套件只能透過美國的信用卡帳戶購買
所以只好另尋別的方式來學習類似的技巧
註:此Youtube用戶名叫Mark Spencer,是一位蘋果認證的教育講師,另一個Ripple Training也是他參與的Youtube頻道
於是,又從先前的youtuber那裏找到寶了
一開始是這樣一張昏暗的圖片
用標準線按區塊進行裁切

為了讓照片形成3D的環境,必須把裁切的區塊旋轉角度後拉長
圖片中可看出物體有一些扭曲
經過許多繁複的操作後...
登愣! 成品就是這樣子,從一開始的照片到現在這個樣子完完全全都是靠後製去製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 3
生活中的惡趣味
這張相片是暑假工讀時隨手紀錄的
回到辦公室,經過10分鐘後...
嗯...好像還能再作一些什麼
好的,可愛的小男生就這樣被我變成活屍了
還有朋友因為相片的劇烈變化而嚇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
張貼留言